科学家_Tag标签_程序员俱乐部

中国优秀的程序员网站程序员频道CXYCLUB技术地图
热搜:
更多>>
 
当前位置:程序员俱乐部 >>Tag标签 >> 科学家 >>列表
目前,科学家最新建立了一种计算机模型,能够模拟大脑海马体部分的神经细胞网络,图中是老鼠大脑海马体模型,不同色彩部分指示不同区域。有望通过这种工具揭晓海马体如何形成记忆。海马体可以确保人们在空间中辨识方向,并形成个人记忆,该区域的形状像海马,图中红色部分就是海马体。德国墨卡托研究所的工作人员研制这种方法,真实计算机3D模拟大脑结构(图中所示),该结构形成老鼠的海马体,其中包括:CA1、CA3、下托(海马体的主要输出结构)、内嗅皮层,图中分别代表蓝色、红色、黄色和绿色部分。目前... 查看全文
欧空局科学家正在酝酿利用探测器撞击小行星的计划,他们选定的是地球附近的一颗名为“迪蒂莫斯”的小行星,目的是让人类学会如何偏转对地球有潜在危险的小天体,避免像恐龙那样被小行星撞击而绝种。这项计划的名称为“小行星撞击和偏转任务”(AIDA)。当小行星“迪蒂莫斯”2022年距离地球680万英里的时候,人们打算发射航天器去撞击它。小行星“迪蒂莫斯”其实是一个双星系统... 查看全文
2012年,人们在摩洛哥南部地区发现了一块呈绿色的陨石,总重量大约345克。根据来自美国宇航局“信使”号水星探测器最新的数据,有科学家断定它是来自水星。一位陨石零售商看中了这块深色并且带有光泽的陨石,购买了它。他把该陨石的一些样本寄给了一位华盛顿大学陨石方面的专家。专家发现该陨石样本中含有极少量的铁,却含有大量的镁、铝和硅酸钙成分!这与“信使号”水星探测器发现的水星表面的成分类似。科学家推测这块陨石很可能来自水星表面之下很深的地方... 查看全文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名研制出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的科学家: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EricBetzig,德国MaxPlanck生物物理化学研究院的StefanW.Hell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WilliamE.Moerner。传统光学显微镜的最大分辨率长期以来难以突破0.2微米的物理限制,这三名科学家研制的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绕过了这一限制,使得光学显微镜能一窥纳米世界。... 查看全文
一些心跳骤停者回想起自己曾经在濒死过程中看到过明亮的光线研究人员在濒死体验和离体试验领域的一项最大医学研究中发现,即使是在大脑完全停止工作之后,人类或许还有部分意识存留。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研究课题,在此之前一直广受质疑。但是南安普顿大学的科学家们已经耗费了4年时间,在英国、美国和奥地利的15家医院对超过2000名心跳停止的病人进行了检查。他们发现接近40%的人,在被临床诊断为死亡时还留存有部分意识,后来他们的心跳恢复并存活了下来... 查看全文
荷兰Delft理工大学的物理学家今年早些时候宣布,他们找到了马约拉纳费米子存在的可靠证据。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马约拉纳(EttoreMajorana)认为可能存在一种新的费米子可以作为其自身的反粒子。这个粒子被称为马约拉纳费米子。现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家也宣布观察到同时是正反粒子的马约拉纳费米子。报告发表在《科学》期刊上。行发现揭开了物理学的新篇章,这种新粒子可能在宇宙中具有重要作用,例如神秘的暗物质可能就是由马约拉纳费米子构成;它的独特属性使其能成为创造可工作量子计算机的理想粒子。... 查看全文
对于科学家而言,平均每个文明之间的距离至少在1000光年以上银河系内拥有千亿颗恒星,行星的数量更是相当庞大,科学家认为银河系内可能拥有3000个外星文明,但我们与这些兄弟文明之间的距离是非常遥远的,这也导致了我们无法与它们接触。通过美国宇航局的开普勒系外行星探测器的调查报告,我们发现了一千多个系外行星世界,并推测银河系内几乎每个恒星都会拥有一颗行星,行星在银河系内是相当普遍的。来自荷兰天文研究基金会的天文学家迈克尔·加勒特认为地球只是银河系内400亿个可居住世界中的一个... 查看全文
长久以来,人们认为世界上最坚硬的物质是钻石,近来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比钻石更加坚硬的物质——“立方体氮化硼”。这种透明晶体的维氏硬度达到了108G帕,钻石的维氏硬度为100G帕。这种坚硬物质的奥秘来自于它的纳米微观结构,就像洋葱一层层折叠而成,又像俄罗斯套娃层层嵌套在一起。当置于1800摄氏度和150亿帕(68000个大气压)的条件下,氮化硼就能形成这样的结构。科学家发现“立方氮化硼”比钻石还要坚硬,其维氏硬度达到了108G帕... 查看全文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University)和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ofTexasatAustin)的一个科学家团队近日宣布,他们已经找到了神秘莫测的马约拉纳费米子(Majoranafermion)。在此之前科学家已经寻找了近80年!马约拉纳费米子最早是由意大利物理学家埃托雷·马约拉纳(EttoreMajorana)于1937年预测的。这种粒子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是唯一同时具有物质与反物质特性的粒子。科学家只用了48年就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 查看全文
哈利·波特,你要小心了!你并不是唯一一个拥有隐形斗篷的巫师!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一种利用廉价且现成的透镜隐藏大型物体的方法北京时间10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一种利用廉价且现成的透镜隐藏大型物体的方法,听起来这似乎J·K·罗琳在哈利·波特小说中所写的“隐身斗篷”已经成为现实。纽约州北部学校的物理学教授约翰·豪威尔(JohnHowell)说... 查看全文
根据诺贝尔奖官网发布的消息,2014年诺贝尔奖将从10月6日起陆续揭晓。四位华裔科学家张首晟、杨培东、邓青云、钱泽南成夺奖热门人选。根据汤森路透的预测,2014预测名单包含来自9个不同国家、27个不同学术和研究组织的27位研究人员,并首次同时出现四位华裔科学家。因已成功预测了35位诺贝尔奖得主,汤森路透的“引文桂冠奖”颇受关注。上年更是成功预测了11位诺奖得主中的8位。与此前获诺奖的华裔科学家不同,张首晟、杨培东是改革开放后在中国内地接受教育的新一代... 查看全文
地球周围还有更多的迷你月亮,这是地球引力所捕获的小型天体科学家发现小行星2014OL339有一个奇特的轨道,好像围绕着地球公转,这是在智利的天文学家于今年早些时候的偶然发现,事实上这颗小行星大小为490英尺,大约为150米,其围绕太阳系运行一周需要一年的时间,当其接近地球的时候看起来像是地球的卫星。因此有些研究人员认为地球的卫星可能不止一个,小行星2014OL339可能也是地球的卫星,或者将其称为第二个月亮。科学家进一步的观测结果发现小行星2014OL339拥有一个椭圆轨道,周期为364... 查看全文
月球风暴洋边缘有着明显的矩形折线,NASA科学家认为其不是形成于天体撞击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发现月球上的风暴洋形成之谜,这是一块位于月球上区域,有着崎岖的轮廓,原先的研究认为风暴洋的形成来自于小行星撞击,如果这个理论是正确的,那么由此形成的月球盆地也来自于小行星撞击,从而推出更多与小行星撞击有关的月球地形形成机制,因此判断风暴洋的形成源于有利于对月球撞击坑类型的研究,但美国宇航局重力恢复和内部实验室(GRAIL)探测器任务专家发现了新的证据,证明风暴洋的形成不是撞击产生的... 查看全文
当前的黑洞理论认为恒星坍缩可形成黑洞,连光都无法逃脱黑洞的引力当前的宇宙学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来自一次大爆炸事件,此后宇宙开始加速膨胀,并逐渐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宇宙,因此可以认为宇宙是诞生于一次大爆炸中。但宇宙大爆炸理论自诞生后就面临各种质疑,有科学家认为宇宙大爆炸并不存在,同时黑洞理论也受到挑战,最新的研究来自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科学家LauraMersini-Houghton,她认为恒星不可能坍缩并形成一个奇点,并通过数学的方法来自证明这一点... 查看全文
科学家利用植入的电极向脊神经发送电流(中文),帮助脊椎损伤而瘫痪的老鼠恢复步行能力。研究报告发表在《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上。科学家可以通过改变电信号来控制老鼠的动作。实验中老鼠成功迈出一千步,并挑战了各种高度和长度的楼梯。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GregoireCourtine教授是本次研究的首席研究员,他说;“我们已经完全控制了老鼠的后腿。它已经不能随意控制自己的四肢,但是我们却可以重新激活切断的脊髓,并进行刺激来让老鼠自然行走... 查看全文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慈鲷公鱼改变建造的沙堡形状,有助于增大与母鱼的交配概率,意味着其它物种慈鲷更适合于交配,这或将解释相同环境中如何促进地球生物多样性进化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慈鲷生活在东非马拉维湖,它们会在水底建造叫做“凉亭(bowers)”的沙堡结构,一年两次在这里与母鱼进行交配。大约有200种建造沙堡的慈鲷,每种都会建造不同外型沙堡结构,能够吸引异性和抵御公鱼竞争者。英国赫尔大学和诺丁汉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这些沙堡的精确结构能够测定出慈鲷公鱼与邻近竞争者发生过多少次争斗... 查看全文
未来学家约翰-斯马特称,2020年将出现“数码双胞胎”,可以真实模拟死者生前的生活习性,给亲人带来最大的安慰。2020年,我们或将拥有一个“数字双胞胎”,亲人和朋友可以和它谈话,一起共进晚餐,尤其当某人死亡之后,他的数字双胞胎仍将与亲人在一起,给亲人们带来安慰。加速研究基金会创始人、未来学家约翰-斯马特(JohnSmart)称,未来6年我们将拥有“数字双胞胎”,它可以预定编程一些信息内容... 查看全文
全球大脑研究所研究员卡德尔-拉斯特表示人类将在2050年进化成一个全新的种群。在不到40年时间里,我们的寿命将大幅提高,要孩子的时间向后推迟,日常琐事将借助人工智能完成。这是一次巨大变化,能够与猴子变成猿,猿变成人类相提并论根据拉斯特的预测,到了2050年,人类的寿命将大幅提高,机器人将从事对技能要求较低的工作,妇女将进一步推迟生育年龄并且有更多时间参与文化活动有研究指出到了2050年,一名35岁的普通男白领将长着红眼睛,更大的大脑。此外... 查看全文
· 剑桥科学家重置人类干细胞发布时间:2014-09-14
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将人类多能干细胞“重置”到最早的发育阶段。研究报告发表在《细胞》期刊上。多能干细胞有潜力发育成人体的任何类型细胞和组织。目前产生多能干细胞的方法是从早期胚胎中提取或将成人干细胞诱导到多能态。而要生成原始的多能干细胞则更为困难。剑桥的研究人员克服了这一难题,他们通过引入两种基因NANOG和KLF2,导致控制细胞的基因网络重启,诱导到原始的多能干细胞状态。... 查看全文
9月3日,多数人都认为,我们的智慧源自大脑,但瑞典的研究人员却发现,延伸到我们指尖的神经元,具备与大脑皮层的神经元相同的运算方式。我们多年以来所接受的基本常识是:人体的整个神经系统就像是一个带有各种传感器的数据搜集网络,把各种信息发回到大脑后,再进行统一处理。但如果最新的研究属实,或许就将推翻这一理论。该论文由安德鲁普鲁辛斯基(JAndrewPruszynski)和罗兰德·乔纳森(RolandSJohansson)共同撰写,《自然神经科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