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Google+已死 错失挑战Facebook良机_最新动态_新闻资讯_程序员俱乐部

中国优秀的程序员网站程序员频道CXYCLUB技术地图
热搜:
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 程序员俱乐部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 评论:Google+已死 错失挑战Facebook良机

评论:Google+已死 错失挑战Facebook良机

 2011/11/14 6:42:23    腾讯科技  我要评论(0)
  • 摘要:谷歌董事长施密特在Google+发布三个月之后才使用该服务北京时间11月9日消息,美国知名IT网络杂志《Slate》科技专栏作家法尔哈德·曼约奥(FarhadManjoo)今天发表评论文章称,或许谷歌还没有意识到,但该公司Google+社交网络服务已错失了挑战Facebook的大好时机。从这个角度上讲,Google+“已经死亡”。以下为曼约奥文章全文:谷歌今年6月推出Google+服务后不久,大量企业用户——也包括《Slate
  • 标签:

Slate:<a href=Google+ 已死错失挑战 Facebook 良机" />

谷歌董事长施密特在 Google+ 发布三个月之后才使用该服务

  北京时间11月9日消息,美国知名 IT 网络杂志《Slate》科技专栏作家法尔哈德·曼约奥(Farhad Manjoo)今天发表评论文章称,或许谷歌还没有意识到,但该公司 Google+ 社交网络服务已错失了挑战 Facebook 的大好时机。从这个角度上讲,Google+“已经死亡”。

  以下为曼约奥文章全文:

  谷歌今年6月推出 Google+ 服务后不久,大量企业用户——也包括《Slate》在内的众多网络杂志——皆希望在 Google+ 服务中创建所谓的“品牌页面”。该现象足以证明,谷歌每次发布新产品和服务后,都能够吸引大量用户积极参与。诸多业界人士曾认为,Google+ 可成为 Facebook 服务的替代品。正是基于这种看法,大量企业用户对于 Google+ 服务跃跃欲试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对于企业用户积极参与 Google+ 的行为,谷歌似乎感到非常惊讶。谷歌一位产品经理随后发布了一则信息,称暂时还不会鼓励企业用户使用 Google+。再后来,谷歌开始关闭未经同意而擅自在 Google+ 网站创建的企业用户页面。针对谷歌的关闭措施,一些企业用户甚至被迫使用“花招”:如美国科技博客网站 TechCrunch,以戏谑方式创建了泰卡修·克朗切林(Techathew Cruncherin,即把“TechCrunch”分解而杜撰成一个姓名)的页面。但对于企业用户的这些热情,谷歌仍不为所动(Cruncherin 的页面同样也被关闭)。谷歌的这种执着态度,可视为 Google+ 挑战 Facebook 过程中所犯的一个致命错误:用户无法随意使用 Google+,如果有人想出了新的使用方法,谷歌则站出来打消用户的此类念头。

  谷歌本周最终宣布,已在 Google+ 服务中开放企业页面。只是谷歌这样做可能为时已晚。谷歌此前表示,在 Google+ 开通后一个月内,已吸引了超过4000万用户参与,这也使得 Google+ 成为用户量增速最快的社交网络服务。但考虑到谷歌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该公司不遗余力向谷歌搜索用户推荐 Google+,且使用谷歌其他产品的用户,只要登录自己谷歌帐号,就能看到 Google+ 工具栏——如果 Google+ 用户量不快速增长,反倒会令人感到奇怪。

  而 Google+ 面临的真正考验是:网民成为该服务用户后,他们将利用 Google+ 来做什么。就像大家已了解到的那样,用户可以利用 Google+ 来进行的活动类型并不多。多家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此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Google+ 整体流量已从最初的峰值逐步下滑。甚至谷歌高管层似乎也开始对 Google+ 心生倦意。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塞吉·布林(Sergey Brin)今年夏天在 Google+ 分别发布了数则信息,但到秋季时,两人已从 Google+ 网站销声匿迹。谷歌前 CEO、现任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是在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去世后,才发布了他的首则 Google+ 公共信息,而此时距离 Google+ 最初上线时间已有三个月之久。

  我本人较早就质疑 Google+ 的发展前景。在 Google+ 服务发布后不久,我非常喜欢它的主要功能——能够将好友分成不同群组,即所谓的“好友圈子”(Circles)。此外,用户还能利用 Google+ 来提前策划婚礼人数(座位数量)等等。从理论上讲,用户能够针对不同群组发送各类私人信息。但实际操作起来,大量用户会觉得,很难以友情为标准来划分不同群组。除了“好友圈子”功能外(Facebook 很快也推出了类似功能),我还真想不出 Google+ 与其他竞争对手的服务有何重大差异。我现在仍然持这种看法。

  另一方面,Google+ 网站已变得枯燥无味,对此我感到十分惊讶。尽管谷歌一直在为 Google+ 增加新功能,但这些措施,并无法阻止 Google+ 正变为一座“鬼城”(ghost town,指用户不再登录)。或许谷歌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作为一个局外人,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Google+ 已开始走向死亡。或许 Google+ 还能够“挣扎”活上一到两年时间,但谷歌最终必须为 Google+ 作一个“了断”。

  为何我如此坚信 Google+ 已经病入膏肓而“无可救药”?原因就是已经没有办法来纠正谷歌所犯的关键错误。当企业用户忙于创建 Google+ 品牌页面时,或个人用户希望创建假名页面时(这种做法同样遭到谷歌“封杀”),谷歌应该满足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的这些愿望,并具备宽容的心态。如果说谷歌今年夏天还没有做好 Google+ 容纳企业用户品牌页面的准备工作,那么该公司就应该在做好这些工作之后,再正式推出 Google+。站在更广的角度看,由于 Google+ 没有让用户找到每天登录该服务的理由,该服务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很不好。而在社交网络业务领域,可谓“第一印象定生死”。

  当然有人肯定会说,Facebook 也是用了数年时间,才具备了当前的各项功能,为何你要求 Google+ 在推出之初就十全十美?只是问题也就出在这儿:要挑战 Facebook 这样的社交网络巨头,本来就不是什么“公平游戏”。谷歌对于社交网络业务的看法,似乎认为该业务与软件开发一样,能够一点点增加新功能,然后再扩大业务规模。

  “先发布后修订”的市场策略,确实曾让谷歌多次取得成功。谷歌 Gmail 电子邮件服务刚推出时,其功能根本无法同微软 Outlook 相比——Gmail 最初甚至都没有删除按钮——但 Gmail 存储空间较大,且能够快速搜索邮件内容,因此仍有大量网民成为 Gmail 用户,Gmail 业务也因此迅速壮大。与此相类似,由于谷歌 Chrome 浏览器运行速度很快,我也转投至 Chrome 门下。尽管 Chrome 仍缺乏一些我看重的功能,但我仍然一直没有放弃使用该产品。

  只是社交网络并不是产品,它其实是处所。就像酒吧或俱乐部那样,社交网络需要规模庞大的用户为基础才能取得成功。社交网络的法则就是用户“多多益善”。平心而论,在 Google+ 推出之初,当然不可能具备 Facebook 已经拥有的各项功能。但正因为自己存在这种不足,谷歌就应该允许 Google+ 用户以更随意方式来使用各项服务。这种“放任自流”的管理措施,也正是 Twitter 及其他社交网站过去数年中能够成功挑战 Facebook 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结果就是使 Twitter 等网站的业务规模逐步壮大。

  当 Twitter 用户想出一些新的沟通交流方式后,Twitter 管理团队并不加以限制,相反还将这些创意吸收到 Twitter 新产品和服务当中。Twitter 管理层的这种态度,自然能够获得所有用户的认同。尽管 Twitter 后台系统仍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如频繁出现服务故障等),但这并不妨碍 Twitter 用户每天登录该网站,进而与其他用户交流各种信息。而 Google+ 服务对待用户的创新态度则截然相反,即从未将用户的奇思妙想转化成持久的热情。如果一家社交网络服务出现这种情况,那么离它消亡的时间肯定不会很远了。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