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巨头Motorola的跌跌撞撞:成也文化,败也文化_最新动态_新闻资讯_程序员俱乐部

中国优秀的程序员网站程序员频道CXYCLUB技术地图
热搜:
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 程序员俱乐部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 昔日巨头Motorola的跌跌撞撞:成也文化,败也文化

昔日巨头Motorola的跌跌撞撞:成也文化,败也文化

 2014/9/5 18:05:32    程序员俱乐部  我要评论(0)
  • 摘要:英文原文:WhatHappenedtoMotorola正如好多人都有一部诺基亚,好多人也曾有过一部摩托罗拉。当我们玩着iPhone的时候,这些昔日巨头都逐渐陨落。近日,ChicagoMagazine的编辑TedC.Fishman撰文回顾了Motorola的兴衰故事,认为它因企业文化名噪一时,也因此走向衰败。在一个温暖的四月天,一群商界人士、政客和记者聚集到MerchandiseMart的18层,一同参观摩托罗拉移动的新办公室(MotorolaMobility)。2011年1月
  • 标签:

  英文原文:What Happenedto Motorola

  正如好多人都有一部诺基亚,好多人也曾有过一部摩托罗拉。当我们玩着 iPhone 的时候,这些昔日巨头都逐渐陨落。近日,Chicago Magazine 的编辑 Ted C. Fishman 撰文回顾了 Motorola 的兴衰故事,认为它因企业文化名噪一时,也因此走向衰败。

  在一个温暖的四月天,一群商界人士、政客和记者聚集到 Merchandise Mart 的 18 层,一同参观摩托罗拉移动的新办公室(Motorola Mobility)。2011 年 1 月,这个昔日风生水起的手机厂商从岌岌可危的摩托罗拉通讯公司(即如今的 Motorola Solutions)分拆出来,又在 7 个月后被科技巨头 Google 收购。

  此时,一位穿着黑色衬衣,硅谷范儿打扮的灰白发男子走上台前。他就是 Rick Osterloh,摩托罗拉移动的总裁兼 COO,也是公司拆分后的第四位掌门人。随后,在 Rick 的带领下,访客们参观了一块 14 英亩的地,也看到了摩托罗拉悠久历史的图像和产品,包括全球首个汽车收音机,首部手机,首部将月球录音带回地球的设备等。

  Rick 对摩托罗拉移动和芝加哥的未来充满信心,称公司的增长速度是任何公司都无法比拟的。“今年一季度,摩托罗拉移动出货量已经达到 650 万部,较去年同期增长了 61%。”可是有些话他没有说。650 万部设备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中的份额仅仅占到 2% 。此外,2014 年第一季度,Moto 的亏损额已经达到 1.98 亿美元;被 Google 收购后,累计亏损更是达到 10 亿美元—裁员 1.7 万只能是杯水车薪。

  随后,Rick 把话筒交给芝加哥市长 Rahm Emanuel,他曾帮助说服 Google 将 Moto Mobility 从 Libertyville 的郊区迁回市区。Emanuel 笃定 Moto Mobility 会像一个经济动力引擎,为城市带来 2000 个工作岗位。同 Rick 一样,他也没有把光鲜背后的麻烦抖出来。被 Google 收购还不到两年,CEO Larry Page 便同意将其以 29 亿美元的价格转售给联想。而传说中的 2000 个芝加哥就业岗位,也只能任由联想 CEO 杨元庆处置了,Osterloh 和其团队的未来也变得扑朔迷离。

  20 年前,谁能想象到 Moto 会沦落至此?先被创业公司围堵,后被巨头收购者拆分,最终被中国公司彻底侵吞。Moto 曾是全美最伟大的企业之一,拥有辉煌的创业史,数量惊人的创新产品新业务,坐拥无数财富。Moto 更是快人一步,抢在其他大公司之前,早早便有了投资中国市场的打算。它发明了改善企业质量流程管理新技术——“六西格玛”(Six Sigma),帮全球多数公司革新了运作方式。

  然而,正如雷曼兄弟、通用电气等大公司一样,不可一世的成功往往会伴随不可避免问题。在 Moto 的老员工眼中,失败的原因是管理层不仅背离了几十年的企业文化,还把员工间的良性竞争变成内斗。

  家族企业崛起

  1928 年,33 岁的伊利诺伊州人 Paul Galvin 创立了 Moto(最初叫 Galvi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两年后,公司迎来了首个重大突破:解决了引擎盖下的静电干扰问题,从而将大众市场的汽车收音机首次推向商业化。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 Paul 的外孙 Chris Galvin 说,Paul 是个多产的创业者,此前有两次失败的经历。Moto 的成功正是得益于过去的失败。

  Paul 和他的兄弟 Joe 一起创办了 Moto, 并鼓励员工勇于创造、敢于失败、并爬起来继续去发明。Moto 的高明之处正是冒险文化、对员工培训研发的慷慨投入,强调员工之间彼此尊重

  早期岁月里,Moto 制作了大量消费电子产品,包括家用录音机、电视等。但这并非全部,Moto 还会研发并向公共安全保护部门出售技术和设备。比如,警用双向录音机,二战中士兵使用的对讲机——这些统统都是 Paul Galvin 时代的产物。Martin Cooper 是带领研发第一步手机的总工程师,他强调,公共安全业务是 Moto 的核心。在这里上班不光是工作,更是一项使命。

  好景不长。1942 年,Paul 的妻子家中被人谋杀。心痛之余,Galvin 一家决定设立遗产税,并推动公司上市。上市之后,Moto 依然没有摆脱家族企业的影子。1956 年,保罗决定辞去 CEO 一职,交由 34 岁的儿子 Bob Galvin 继任。

  子承父业,内部竞争促进企业扩张

  父亲办公司,儿子来拓展。Bob Galvin 被誉为 20 世纪美国最伟大的企业家之一。Bob 在任期间(1959 年到 1990 年),Moto 年营收从 2.9 亿美元疯涨至近 110 亿美元,一跃成为美国 Top 50 企业。

  Bob Galvin 和他亲手挑出来的后继领导人都坚信,竞争催生优秀。Chris Galvin 解释说,由于当时的 Moto 几乎没有外部竞争,“我们必须提倡内部竞争。”比方说,让两个部门 PK, 赢的一方将获得额外奖励。在内部竞争的帮助下,通讯和半导体两大部门脱颖而出。通讯部门负责为政府和企业用户架设网络、无线电广播设备和手机,半导体部门不仅与通讯部门互补,后来还为苹果供应芯片产品。

  尽管日本市场迟迟没有拿下,但 Bob 却发现了中国市场的潜力,坚信一定会把日本比下去。因此,当中国改革开放时,他便瞅准时机,伺机行事。而进入中国唯一的要求是:Moto 必须带着最先进的技术进来,并将成熟的生产体系传授给中国员工。Bob 深知,中国会“师夷长技以制夷”,反过来跟自己竞争。可一想到这一片庞大的市场,他们宁愿丢掉芝麻,捡更大的西瓜。

  Bob 坚持把 Moto 最好的技术带到中国,并鼓励在中国工厂依然执行最严格的生产标准。因此,中国的国有企业和数百家供应商都学着用 Moto 的方法运营公司,并层层向下游供应商传递。Moto 甚至用了比美国更先进的技术,帮助中国建立了首个国家通讯网络。Moto 是一个外商,但所做的却超过了任何一个外企。Bob 的无私和大度,让员工深深折服。

  手机的出现

  手机,无疑是 Moto 最具变革性的产品。万万没想到,这样的痛点来自当时的芝加哥警察局局长 Orlando Wilson。在那个年代,芝加哥市区犯罪率飙升。Wilson 一方面希望自己的警员纷纷上街巡逻,一方面又不想他们一出门就失联。

  Cooper 等人想到了一种解决方案:采用无线蜂窝网络的手机。Bob 也意识到,手机的应用场景远远不止执法巡逻。于是,他投入了 1 亿美元用于手机开发。1973 年,Cooper 用“大哥大”原型机给竞争对手 AT&T 的贝尔实验室拨通了第一通电话。1984 年,也就是 Bob 退休的两年前,手机成品 DynaTAC 准备进入市场。DiNanno 说,手机一面世,就立刻火起来,成为公司、同行、甚至全国最抢手的生意。

  这样的成功也给 Moto 的企业文化蒙上一层阴影。手机和公共安全部门原本是竞争最激烈的。随着手机的蹿红,公共安全部门眼睁睁地看着手机部门拿走了奖金,买上了豪车。还在庆功排队中请来男模,将他们涂成美元的绿色,还夸张地穿上大大的美元符号,宣布着“嘿,我们才是土豪。”

  竞争还是内斗,傻傻分不清

  Moto 的内部竞争已经升级为内斗,不同部门领导间的争吵响彻公司走廊。部门间开始杜绝往来,不仅导致许多行为彼此冲突,而且无法形成连贯的计划,比如网络技术和手机服务。尽管 Moto 是最早期的数字蜂窝技术开发者,并借此或许丰厚利润,可自家的手机却一直没有用上这个技术。

  20 世纪 90 年代,Moto 有 1000 名工程师,他们无一例外用着死对头高通的数字手机,Moto 自己的手机无人问津。幸好,得益于不断增长的手机业务,公司的总体业绩依然乐观。1994 年,公司排到了财富 500 强的第 23 位——总营收 220 亿美元,净利润 20 亿美元;同年,Moto 在全美手机市场的份额达到 60%,无线业务也为总营收贡献了近 65%。

  遭遇滑铁卢

  然而,又是好景不长。芬兰的竞争对手诺基亚正在默默兴起,借助 Moto 不擅长的数字手机,反超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制造商。

  1997 年,为了力挽狂澜,Moto 不得不把 Bob Galvin 的儿子 Chris Galvin 请回来。Chris 在公司呆了 20 年,他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家的产业。这是一个过“重”、充满官僚气氛的巨型公司。虽然它在全球开展了 60 多项业务,但几乎都遭遇了增长瓶颈,而手机又是其中最大的拖累。除此之外,铱星计划更令人头痛。

  20 世纪 80 年代末,Bob Galvin 豪掷 26 亿美元,用于铱星系统的开发,以便取代蜂窝系统、扩大信号覆盖。90 年代,铱星面世后发现,3000 美元的昂贵手机配上每分钟 7 美元的花费,土豪用户都会倍感压力。1999 年,铱星宣告破产,并以 2500 万美元低价抛售,不及投资额的 1% 。

  屋漏偏逢连夜雨。2000 年,科技与电信股泡沫破灭,Moto 的股价遭遇重创。随后,2001 年的 911 事件和 2002 年的 SARS 事件中断了国际供应链,致使产品销量大幅降低。仅 2001 年短短一年,Moto 的营收额骤降了 80 亿,只剩 300 亿美元。

  为应对亏损,Chris 关闭部分工厂,并大幅裁员 5.6 万人,几乎占到了总员工数量的 1/3。有趣的是,911 之后,风雨飘摇的公共安全部门出现业绩增长,利润率也回归高位。可惜,好景依然不长。

  经典款刀锋暂救 Moto

  为了重振家业,Chris 决定开发一款全新的数字手机,把宝押在刀锋(Razr)上。刀锋是一款经典的折叠手机,全金属造型,主打轻薄锐利。可还没等刀锋正式面世,Chris 便被董事会炒了鱿鱼。大约 2003 年年底,Galvin 一家将手中 3% 的 Moto 股份全部出售,价值 7.2 亿美元。几年后,Galvin 家族与 Moto 彻底两清。

  讽刺的是,在 Chris 离职后的三个月,Moto 的业绩发生反弹。刀锋十分畅销,两年内销量达到 5000 万部。2004 年底,得益于此 ,Moto 市值攀升到 420 亿美元。但庆祝这份成功的人不是 Chris, 而是继任者 Ed Zander。

  Ed Zander 曾在 Sun Microsystems (后被 Oracle 收购)担任 COO 一职,是个能说会道的角色。进入 Moto 不久,他曾在一个硅谷的领袖研讨会发言时自嘲,Moto 动作太慢,而且没有看到电信技术融合的大势,第一天上班就把自己急哭了。

  很快,他就可以擦干眼泪了。借着刀锋的不俗表现,Moto 业绩开始复苏。在 Zander 接管的头两年内,公司股价径直翻了一番。他也把摇钱树发挥到极致,推出各种款式、各种颜色、各种功能略微不同的刀锋机型。Zander 说,这正是各大运营商所期望的。

  沉迷刀锋,痛失中国市场

  被运营商牵着鼻子走就罢了,Zander 还犯了另一个错误:同苹果 CEO 乔布斯合作, 推出首部同音乐商店 iTunes 连接的手机 Rokr。在 Zander 看来,这次合作是那么的自然、靠谱。Rokr 在 2005 年秋季面世,乔布斯如是介绍它——有一个 iPod Shuffle 在里面。

  Zander 原本单纯得希望,同创意十足的苹果合作,能让 Moto 重新酷炫起来。可是,正如当年和中国的合作, Moto 就好像在教最会做手机的人,如何做手机。两年后,苹果发布第一代 iPhone,而 Moto 依然沉醉在 Razr 的世界无法自拔——不断翻新花样,持续拓展低端市场。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街机只会带来利润下滑。分析师指出,Moto 每部手机平均只赚取 5 美元。

  此外,受大规模裁员影响,Moto 的创新力遇到瓶颈。分析师 Joan Lappin 指出,Moto 曾一直是全美专利注册数排名前十的公司。而 2006 年,排名跌落至第 34 位。 因此,尽管 Zander 说自己早已预见智能手机的崛起,但公司上下并没有相应的人才和技术,供应商的拖延也将产品周期加长了一年。他也深深地意识到,同运营商的合作应早日终止,自己则卸任 CEO,亲自掌管手机部门。

  失去中国的市场份额,是 Zander 的另一个失误。他没有像 Galvin 家族一般,对中国区业务亲力亲为。相反,他把细节事务统统甩给了下属。当中国区网络升级 3G 的时候,负责人却瞒着 CEO,通过 2G 手机大降价策略,试图保住 2G 市场。2007 年,毫不知情的 Zander 面对失去的中国市场震惊不已。同年,Moto 首次被三星超越 , 从此再无翻身。

  华尔街入侵,Moto 事业部拆分

  Zander 糟糕的表现让 Moto 再度面临窘境——华尔街入侵。这次,他们要面对的还是被《财富》杂志评为“世界上最精明的投资者”的 Carl Icahn。

  Carl Icahn 认为,“Zander 人不坏,但事情做得很糟。所以, Moto 才会如此沦落至此。” 他还敏锐地发觉,Moto 的手机业务已经扶不上墙,而公共安全业务却大有可为。于是,从 2007 年起,他开始大笔购入 Moto 的股票,直到持股 6%,并成功获得董事会席位。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说服各位股东,拆分公司,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毋庸置疑,步步为营的 Icahn 又赢了。2008 年,Moto 决定将手机从公共安全与企业部门独立,并解雇了不称职的 Zander,由自 2003 年来一直掌管公共安全部门的 Greg Brown 出任新 CEO。Brown 是个沉稳安静的人,洞察力极其敏锐。他曾出任软件公司 Micromuse 的管理层,有着丰富的运营经验。他所掌管的部门,均运转稳定,盈利颇丰——这些都是 Icahn 所看重的。

  但为困难重重的手机部门物色新领导人却并不容易。“全世界做手机的顶尖好手只有区区几个,而且他们只愿意出任 CEO,但 Moto 已经有一位了。” Icahn 还是找到了解决方法,他认为,手机业务迟早会拆分出来,那时候自然需要一位领头羊。于是,他成功说服董事会和 Brown 聘请一位 Co-CEO, 前高通 COO Sanjay Jha 欣然接受。入职前三年,Moto 给 Jha 开出的薪酬为 6000 万美元——可见,Moto 非常看重他。

  Jha 先是来到了几乎要跟市场脱节的市场部。他要来一份公司手机产品的介绍文件,研究了足足 3 小时候表示,整个人都震惊了,因为 Moto 居然没有任何一款智能手机。紧接着,他又召集了工程师团队,了解产品研发计划。Jha 通过了解发现,Moto 已经开发了很多应用和技术,并获得了相关专利。比如,率先推出全键盘、彩屏、3G 网络,以及触屏。但用到这些技术的 Moto 手机寥寥无几。

  在 Moto , 有 60 位产品经理围着数十部手机团团转;而整个苹果都只为了一部 iPhone 火力全开。Jha 灵机一动,扭亏为盈的唯一途径是降低成本、砍掉过多的手机机型。他决定,为运营商 Verizon 打造一款专属手机,以抗衡苹果的独家运营商 AT&T,一石二鸟。

  Windows 还是 Android,这是个问题

  智能机时代,做手机不仅要靠硬件,还要看操作系统。Moto 研发的 5 个操作系统统统不合格,根本无法同 iPhone 抗衡。当时的微软 CEO Steve Ballmer 找到 Jha, 希望 Moto 的第一部智能机能采用 Windows 操作系统,并分派 400 名工程师完成任务。可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个工程师都无法分配过去,生存才是第一位的。

  除了操作系统的抉择,Moto 的时间也不宽裕。工程师告诉 Jha,手机最快能在 2010 年春季后交付;而 Verizon 却要求 2009 年 10 月前必须拿出产品来。就在这时,他的部门在一个季度内亏损了近 6 亿美元。Jha 无奈裁员 4000 人,彻底破坏了仅存的工程师储备。而另一位明星高管 Iqbal Arshad 看到自己的欧洲实验室关闭、团队被迫散货,备受打击后也打算离职,却遭到 Jha 的挽留。

  在一次飞行中,Arshad 向 Jha 展示了一个名为 “Mission Impossible” 的计划——让未来的 Moto 智能机搭载 Google 全新的 Android 系统。此时,另一位高管却认为,选择 Android 十分疯狂。因为,微软已经十分成熟,而 Google 的系统仍不够稳定。Jha 左右为难。董事会面临两个选择:要么采纳的 Arshad 提议,要么彻底停止手机业务。董事会以 4 比 3 的选票,Arshad 的安卓机险胜。Arshad 随即从公司内部挑选了 200 名工程师,同“Android 之父”Andy Rubin 的 Google 团队进行合作。他们全力以赴,想通过这部手机拯救 Moto 于水火, 让质疑的人哑口无言。

  天随人愿,Droid 于 2009 年 10 月正式如期进入市场。上市的头几个月,适逢圣诞购物季,Droid 的销量一度超越 iPhone。2010 年末,连续亏损 4 年后,手机部门实现了再度盈利。可惜,短暂的销量领先并不值得称赞,Droid 距离改变世界有太远的距离。Moto 接受了安卓,丢失了创新。此外,Moto 似乎为市场践行了,如何做一部出色的 Android 机。于是,包括三星在内的竞争对手纷纷模仿,轻松将其超越。

  因此,2011 年 1 月,当手机部门按原计划进行拆分时,再一次陷入巨额亏损中。

  Google 收购手机部门

  Motorola Mobility(摩托罗拉移动,前身为手机部门) Motorola Solutions(前身为公共安全与企业公司)分离数月后,Google 试图接触 Moto 的手机业务,开始布局硬件产业。Google 看重的不是 Moto 手机制造技术,而是其持有的 1.7 万项专利,以提升自身的诉讼防御能力。

  收购不仅证明了部门拆分的明智,而且给摩托罗拉移动的股东带来丰厚的回报。Google 以每股 40 美元的价格购买股份(溢价 63%),总金额 125 亿美元。2012 年 5 月,Google 完成收购,承诺允许 Moto 独立运营。

  并入 Google 后,Jha 迅速推出舞台。继任者是 Dennis Woodside,由 Larry Page 亲自调配,曾任 Google 美洲区销售兼运营主管。Woodside 从硅谷带来几位高管,共同决定关闭 1/3 的摩托罗拉移动办事处,并再度裁员 1.7 万人。经历一番洗礼后,Moto 在全球内仅存 3600 名员工。

  好评如潮的 Moto X,还是输了

  新上任的首席软件工程师 Steve Horowitz 曾效力于 Android 研发团队。他认为市面上的安卓机过于定制化,每个手机厂商和运营商,都会为手机定制特有的界面和应用,反而丧失了系统的真实样貌。他希望做一部回归本源,提倡原生 Android 系统的手机。

  2013 年 8 月,摩托罗拉推出收购后的首部智能机 Moto X 。面世以来,Moto X 因其出色的外形,一流的麦克风、Touchless Controls,上乘的材质和制造工艺,赢来一片叫好。可惜,销量不似预期。为此,Moto X 降价 25%,售价仅为 299 美元,比三星旗舰机低了足足 300 美元。Horowitz 认为,这样的降价可以促进销量,但却会压缩利润,Moto 一个季度内烧掉 Google 6800 万美元。

  想来,貌似只有中国市场懂得如何一边降价,一边盈利。

  再回中国,被联想收购

  如同宿命一般,Moto 又回到了中国,只不过换了姿态。在 Google 身边呆了不到 20 个月,Larry Page 便决定把烧钱的 Moto 转手他人。这便造就了今年除夕最轰动的新闻,联想以 29 亿美元接过 Moto,并得以进入美国市场。Google 开出的抛售价格如此之低,甚至不及当年 125 亿美元收购价的 1/4。

  联想表示,收购能促进互补共赢。联想的经济实力,加上摩托罗拉移动的品牌影响力和海外市场份额,都能彼此补充。联想也将从 Moto 即将推出的一系列创新产品中获益,比如新的 Moto 手机和智能手表 Moto 360。

  这些产品也许能给杨元庆带来些运气——他之前信誓旦旦地称,联想能在 12 至 18 个月内让 Moto 恢复盈利,他或许真的需要运气。实现该预言是否意味着裁员,联想高层一直避而不谈。今年秋季完成该笔交易后,很难想象联想会选择不进行裁员。毕竟,历史昭示,转变往往伴随着裁员。

上一篇: 量子力学破解时间旅行的祖父悖论 下一篇: 没有下一篇了!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