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移动支付的三个形态_最新动态_新闻资讯_程序员俱乐部

中国优秀的程序员网站程序员频道CXYCLUB技术地图
热搜:
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 程序员俱乐部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 我所理解的移动支付的三个形态

我所理解的移动支付的三个形态

 2014/9/22 11:42:17    程序员俱乐部  我要评论(0)
  • 摘要:编者注:本文作者为杨青山,重度科技爱好者,关注新硬件。他在维护两个微信公号科技新知(kejixinzhi)和硬件再发明(hard1024)。ApplePay早不出来,晚不出来,为何偏偏在这个时间点切入市场?一定是有什么条件此刻成熟了。探寻答案之前,我想用一个自己的通俗理论来解读移动支付。支付方式是“移动的”,更便捷,这就是移动支付的终极奥义吗?按理说,携带一张或几张信用卡比兜里揣着个智能手机更轻松也更方便,为何还需要以手机为”硬件载体“的移动支付
  • 标签:理解

  编者注:本文作者为杨青山,重度科技爱好者,关注新硬件。他在维护两个微信公号科技新知(kejixinzhi)和硬件再发明(hard1024)。

  ApplePay 早不出来,晚不出来,为何偏偏在这个时间点切入市场?

  一定是有什么条件此刻成熟了。

  探寻答案之前,我想用一个自己的通俗理论来解读移动支付。支付方式是“移动的”,更便捷,这就是移动支付的终极奥义吗?按理说,携带一张或几张信用卡比兜里揣着个智能手机更轻松也更方便,为何还需要以手机为”硬件载体“的移动支付?

  最初的移动支付形态是零钱,后来有了信用卡,解决了高额消费时需要携带一大叠钱的问题。这可谓是单纯的线下移动支付,它的局限是你能消费的品类跟你的位置相关,只有“移动”,才能支付,自由度极差。比如你想买双耐克的运动鞋,只能跑到街上去,找到专卖店,可选择的品种还只限这一家店。

  互联网时代,PC 端有网银有支付宝,没有移动的属性,现在移动互联网普及了,网银和支付宝也搬到了智能手机上。这可谓是单纯的线上移动支付。线下移动支付之所以会向线上移动支付发展,是可选择的品种极其广大,不受地理因素限制,也不受时间因素限制。随时随地你突然意识到需要买个东西,看中某个商品,或者想预约某个火爆餐厅有限的席位,拿出手机键入关键字搜索商品 / 服务,然后由对应的 APP 完成远程支付。

  不过,单纯的线上移动支付,尽管可以远程买东西,远程预订东西,却无法实现近程的即时购买:

  比如,当你无意路过一间时装店,相中了橱窗中某件貂皮大衣,却发现自己没有带钱或者银行卡 / 信用卡,空有一部智能手机解决不了你的燃眉之急。而且,许多小的或冷门商品以服务,线上无法提供或者提供的成本很高。更重要的一点,单纯的线上移动支付,如果不能拿着手机购买近在咫尺的商品,这个“移动”的属性又有何意义呢?

  所以,现在大家基本都处在一个线上和线下移动支付混合并存的状态。既有手机,又有零钱 / 信用卡。

  有没有一个形态,把零钱、信用卡、线上移动支付整合成一个形态,达成最大程度的支付便利。你只需携带一个物件,就能实现无论是近程的即时支付,远程预订购买商品 / 服务,将近程的方便、即时、真正的移动属性,远程的品种选择广、时间自由、不受地理限制特点,全部融合起来,这理所当然就是支付的终极形态。

  目前来看,Apple Pay 是最接近的:以 iPhone 为硬件设备基础,利用强大的生态来推广 Apple Pay,绑定越来越多的商户和发卡行。不用带卡,不用带钱,iPhone 扫描绑定几张信用卡,无论是线上的应用购买、电商支付还是线下的即时小额支付,都可实现。可能有人会说,在国外,日本早早实践了线上线结合的移动支付,也是基于 NFC 射频技术,通过内置 NFC 芯片进行安全校验,不过当时移动互联网的概念还未诞生,所谓的移动支付,也只是停留在用一部手机代替了零钱的状态,没有线上广阔的商品服务选择空间。

  线下移动支付——线上移动支付——线上线下结合的移动支付,这个脉络清晰的发展过程,需要打通哪些关节呢?

  线下移动支付从携带零钱到信用卡,由金融机构主导,需要签约商家配合。线上移动支付,从 PC 端到移动端,由互联网企业主导,这个过程发展出了移动互联网的线上商品生态,电子商务的平台也开始迁移。实现线上线下结合的移动支付,以 Apply Pay 为例,是一套打通了支付媒介、发卡银行、商家终端的完整体系。苹果在其中的角色,是提供了封闭的 iOS 生态,统一的 iPhone 智能手机,和建基在 Touch ID、NFC 芯片上的,安全的交易数据传输、存储、验证机制。

  升级到移动支付终极形态最关键的步骤:线下的商家,信用卡组织联盟,凭什么主动向苹果靠拢?这个问题,换一个说法,就是已经有了可以统一线上线下支付媒介——智能手机的情况下,也诞生了保证移动支付安全性的软硬件技术(比如 NFC 芯片、指纹认证、随机动态交易验证码)的情况下,谁才能将散落的零碎创新整合起来完成集成创新,谁才有资格主导这个过程?

  这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一个谁主导了尽可能多的用户的问题,后者的实现难度高于前者。

  有人说有了智能手机,很快就能实现终极形态的移动支付。智能手机当然不是为了移动支付而诞生,移动支付只能是智能手机本身功用的外扩和延伸。终究要有这样的角色站出来:一边说服商家和银行,获得他们的支持,创立一个安全移动支付所需要的软硬件技术标准和平台,更重要的是,还得普及一个拥有移动支付功能的智能手机,把它递交到尽可能多的人的手里,并且让人们感知、习惯到接受新的支付形态。

  有了引导、圈定、强迫用户的能力,才有了说服银行和商家的权力,先有前者,才有后者,这大概就是一家软硬结合的互联网公司真正牛逼所在吧。我所观察到的,移动支付的三个形态:单纯的线下移动支付——单纯的线上移动支付——线上线下结合的移动支付。它们依次递进,照应现实,“势”不可挡。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