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港在线王峰:这个时代做产品一定要看见90后_最新动态_新闻资讯_程序员俱乐部

中国优秀的程序员网站程序员频道CXYCLUB技术地图
热搜:
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 程序员俱乐部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 蓝港在线王峰:这个时代做产品一定要看见90后

蓝港在线王峰:这个时代做产品一定要看见90后

 2014/11/2 2:10:24    程序员俱乐部  我要评论(0)
  • 摘要:11月1日,MDCC2014年移动开发者大会在北京举行。蓝港在线CEO王峰分享了蓝港在线从创业到现在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蓝港在线成功的经验,同时建议创业者,现在做产品一定要看见90后。王峰介绍,蓝港在线刚刚创业的时候PC端游被大公司垄断,于是蓝港选择了页游为切入点,虽然页游的体验和效果相比端游没有优势,但是浏览器模式带来了互联网游戏的热潮,也为手游的兴起奠定了基础。王峰本人经历了端游、页游和手游三个阶段,在iPad刚刚问世的时候,王峰就认为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三年前开始布局移动游戏
  • 标签:在线

蓝港<a href=在线王峰:这个时代做产品一定要看见 90 后" />

  11 月 1 日,MDCC 2014 年移动开发者大会在北京举行。蓝港在线 CEO 王峰分享了蓝港在线从创业到现在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蓝港在线成功的经验,同时建议创业者,现在做产品一定要看见 90 后。

  王峰介绍,蓝港在线刚刚创业的时候 PC 端游被大公司垄断,于是蓝港选择了页游为切入点,虽然页游的体验和效果相比端游没有优势,但是浏览器模式带来了互联网游戏的热潮,也为手游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王峰本人经历了端游、页游和手游三个阶段,在 iPad 刚刚问世的时候,王峰就认为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三年前开始布局移动游戏,这种提前布局使蓝港得到了回报,从去年开始,蓝港迎来高速增长。蓝港的创业经历让王峰有了一个体会,那便是在专注的同时需要关注环境的变化。

  结合当下的互联网创投环境,王峰提出了三个观点。第一,今天做产品,无论是游戏还是工具,创业者必须要看到 90 后,甚至认识 90 后也不算稀奇,必须接触到 95 后。第二,跨界越来越重要,游戏、电影、网剧、文学、动漫、玩具,将会在 5 年越来越呈现快速的融合。第三,要做与众不同的产品。

  以下为王峰演讲实录:

  王峰:大家好,我是蓝港互动的 CEO 王峰。刚才有掌声,我还没想到有人能鼓掌,因为不像刚才这些大公司一样,公司的名字很响,像永福,前面几位演讲者都是非常知名的。我今天来这儿,组委会给我个题叫“迎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泛娱乐化趋势”。我其实知道今天过来演讲,理论上我很想讲游戏开发,但是组委会告诉我讲这个,就说跟你这个相关,希望讲一个比较大的话题。

  蓝港是怎么走过来的,我可以讲一下我公司大体的情况,因为我知道在座的有一些开发者和创业者。蓝港是七年前成立的,成立的时候我们当时想做 PC 端游。因为我早期的经历是在金山做工具,到后来转型做游戏,你们知道金山是游戏上市的,那时候就是我们弄起来的。更早做过 PM,早期辞典软件,金山词霸我是最早的 PM,之后管过杀毒、游戏,带过两个事业部。七年前决定创业,出来做游戏,因为那时候游戏市场非常好。PC 端游,在 2007 年有一批公司上市,包括我老东家金山、完美、网龙,那年好像还有网易和征途,那年是非常漂亮的一年,这么多开发商上市。资本驱动的那一年,很多人跳出来也要做创业。

  早期做创业敢出来做游戏的非常少,因为你想一想 PC 游戏做一款三、四年,开发成本呢?我觉得没有两千万干不了,我不知道有没有 PC 游戏卖得不花一千万的。我记得征途花了四千万,而且那样的画质 2D 游戏还没有那么好的表现。就是早期做 PC 游戏出来创业是很难的,但是那时候我们是勇敢者,我出来创业之后陆续忽悠投资人拿了很多钱。拿了多少钱,从创业到今天总共拿了 1.2 亿美金,200 万美金起家这是A轮,B轮我们就拿了 1600 万美金,可见当时这个游戏有多么热,投资人对这个游戏有多大的期望。

  但是事实是我发现我所创业的领域,在 2007 年之后 PC 端游进入了几乎是大公司垄断的局面了。大家说游戏做内容嘛,拿一个好 IP 就可以做,为什么会垄断呢?因为相对有基础优势的人才都被大公司垄断了,即使我们拿这么多钱做 PC 游戏也很难大成。后来我安慰自己,在过去七年时间里端游游戏成功无一成功。当时我们算金山系,所以出来很容易拿钱,而且我又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领导者,所以投资人很信任我们,但是没有人带着投资人的钱去上市的。

  七年产业有什么样的变化,从端游迅速在两三年时间热起来了页游。早期我们是看不上的,因为那是很难有好体验的,即使到今天我也是觉得基于 Web 浏览器,基于 Flash 来展现这样的产品,也很难有那样端游的高画质,包括游戏的效率、体验,都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浏览器模式以后带来了整个互联网游戏的热潮。现在手机游戏很热,但是很大关系跟 Webgame 有关系,那时候我们发现了只要产品不错,只要有一些创新点,体验有升级,就有非常大的流量介入。大容量流量介入以后,导致整个游戏行业异常的繁荣,所以我后来发现好多不做游戏的游戏公司也做的不错。

  在 Webgame 刚刚高兴、狂乱,整个网络都在导神仙道的时候,手机游戏起来了。我本人的经历是对三个时代都经历了,我们在 Webgame 的公司里,在 PC 端游公司里起步没有死掉,经过 Webgame 我们又做了网页游戏,拥兵天下和西游记,页游我做了火影天下,都赚了一些钱,但是我觉得没有迅速成长。原因在于我们最晚的时候做了 PC 游戏,即使你有浑身解数也没用。但是我们再次追赶页游,发现我们成了不前不后的追赶者,并没有让我们 High,在前年或者大前年,当我看见最早使用第一个版本的 iPad 的时候我就非常激动,我说下一个点一定在这里,当时没有几个人信,我跟很多同行业人讲他们也不信。

  早期我们看吴钢做产品赚了钱,也看捕鱼赚了钱,但是大家不觉得那是什么机会。在三年前我们开始布局移动游戏,开始尝试先放一个轻骑兵,你们上,成立一个小的事业部,你们去做移动游戏,去孵化。到了前年年底我觉得这个时机对了,我就把所有研发项目,我们有六七个研发项目全都推到手游戏。一个项目我们做了四年,那个项目马上就可以做成了,3D、360 度视角、大世界、地图无缝拼接,我把它放掉了,我说所有资源存起来,放到大硬盘里,不做了。我们推一把可能有业绩,我说不推了,推起来还要花钱。

  所以我们关了两个大型 PC 端游,页游也停下来了,除了维护我们不做新的开发。我们得到了回报,去年开始我们得到了高速增长,最早我们几千万收入,经过页游我们有两亿的收入,去年开始我们进入了一个飞涨的阶段,去年我们是 5.5 亿的,手游占了 80%,今年手游将占到 90%,我们在朝着 10 亿年收入爬坡。

  我讲这一段想告诉大家我第一个体会,即使我们这么热爱这个领域,即使我们这么专注、专业,也不要忘记变化。这十多年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变化,甚至在我内部讨论会里都说这个项目不能这么干。我们过去做的很多手机游戏都是小推图,我说能不能不做推图。

  今天我们很多产品都在借鉴 DOTA 传奇的东西,说能不能不抄了,哪怕我们抄他的成长线,成长线能不能也不抄?因为现在有一万多家公司在做游戏,我相信有九千多家都在学 DOTA,学 RPG。去年我谈要把 RPG 碎片化,把关卡做小推图,不占用太多时间就可以获得装备成长,提升等级。可是昨天内部会上我说等不能不这么做,让他自由开放空间,让他自己来找到新的关卡,让他在一个新的关卡里停留更多的时间,看到更多的机关,更多的变化。但是,如果去年你问我,我打死都不这么讲,一定要简单化、碎片化。

  说老大你去年说了,今年口气就全变了,到底该听你的哪个呢?我是此一时彼一时,不要抱怨我去年忽悠你们这么做,今年变了产原因是只有变化才能生存。即使今天我们在座的移动游戏这么清晰的商业模式,像蓝港今天我们有 500 多人专注在几条线的研发,绝对可以搞定,但是也让我有巨大的惶恐。因为我们在做的一个领域是一个创新创意领域,所以你即使在一个方向吃的很透,但是我告诉各位可能你吃的最透的东西恰恰是你的负担。

  今天我有三个看法跟大家交流。

  第一,今天这个时代如果做产品,包括做游戏,包括做工具,大家一定要看见 90 后和 95 后。

  前不久有一个大哥跟我吃饭,他说他们学校 MBA 组织一次聚会,让我去捧个场。我中午吃饭的时候去了,他说王峰我们现在要做互联网一定要看到 90 后,可是我这个企业家都做到今天这个地位了,我得了解 90 后的心态,所以我就跟 90 后交流。有一天一帮小孩跟我吃饭,我说我要跟他们聊吧,我是企业家又有钱。但是我发现没人理我,后来有个小姑娘跟我说,大哥你如果端着我就无感。他说我只有放下自己,我讲几个段子把自己完全放下,然后变成大叔了,说这个大叔人还挺可爱的,才跟他交流。

  所以我发现这个时代变到什么程度?变化到今天市场话语权是由 90 后、95 后决定的,以至于当你找不到他们感觉的时候,别人觉得你又端着我就无感,你甚至都觉得自卑,怎么还在这里混。我在金山工作的时候有一次跟雷军说,只要有一天我看到 90 来上班我立刻辞职,后来我发现不行,革命尚未成功,90 后已经上来了。有人说你怎么保持这么年轻的状态呢?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每天工作的人都是 90 后。你想想我们做游戏的,每年从应届生里招来大量的工作人员,做美术的,做程序的,我始终保持这样的状态。从比我年轻 5 岁、10 岁、15 岁,现在要跟比我年轻 20 岁的人一起工作,我忘记年龄了,这很好。

  我有一个小调查,其实不需要调查,就是每一年游戏行业都有份报告。这份报告我读了 15 年了,这 15 年的报告告诉我们,游戏行业的受众,因为他们一定要调查用户群体。说这个受众是从 18—24 岁之间,占据了用户 65%,2/3 左右,每年都是这么写的,不信你去调查一下。你把 2002 年盛大上市以后,中国游戏产业的报告做一份统计,你会发现每年的报告都讲是 18—24 岁。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今天这个产业其实在 10 多年时间里,都是年轻人产业。

  我后来推算了一下,这太可怕了,因为当年这些人是在被窝里读的金涌,女孩儿在被窝里读着琼瑶的。这一帮人在今天,产业在升级,一年的变化,有人今天还在做这样的产业,但是实际上人群完全变了,你看起来没变。所以我在内部讲,各位你要知道今天最主流的群体,如果按照我们那个报告的数字,你总觉得是 18—24 岁,但是你当年 18—24 岁,你现在已经变成 42 岁了。所以你会发现,按照这个年龄区间去算,意味着 1995 年出生的人,是你起步用户群体的下限。1990 年初升的人,是我们用户群体最核心2/3 的上限,你认识 90 后没什么稀奇的,你应该想想 95 后。

  时代在变化,这个群体变化非常大。打个比方,我们过去没觉得动漫对游戏产业有这么大的影响。今天你会发现壁战火的不行,里面还有弹幕。之前美国年轻人一创业就要改变世界,中国人一创业就要带动就业。但是现在 95 后再创业的时候不会再说我创业是为了就业,而是享受,而是改变。所以今天这个时代这些人的特征,会影响我们做的每一个领域。我作为游戏行业的创业者、从业者,我的经历是非常强烈的,所以我们要一直往前走,很简单要和年轻人交朋友,要完全放下自己。你不要以为市场区隔作一个所谓市场里面的网格,觉得哪个区间有生意你就去投,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要参与到年轻人的状态里,你会在里面找到机会。

  第二点,跨界已经越来越重要了。

  今天的跨界不同于过去说的跨平台,过去一讲就是跨平台,TV 平台、移动平台这些。现在跨界已经不是技术现象了,跨平台是技术现象,跨界是文化现象,又体现在一个方向。我就发现,游戏、电影、网剧、文学、动漫、玩具,将会在 5 年越来越呈现快速的融合。好多游戏同行告诉我他的梦想是要做暴雪,我说我怀疑下一阶段游戏公司的目标是迪斯尼。很早有人说要做线上的迪斯尼,但是时机不对,现在时机对了,之前就两三亿人玩儿,甚至是很多人在网吧里。但是今天移动设备将无死角的覆盖所有领域,PC 作为一个专业设备、开发工具它是有死角的,消费工具是逐渐开放的。但是现在移动工具是包括所有的人,包括我妈,我妈 70 岁了。有一天我在微信上光了个膀子,我妈就看到了,她让我删掉,我发现她在关注着我。

  以前有人说能不能给老人做平台,现在是完全有可能的,这完全是无死角的。看起来是科技现象,但是实际深是文化现象,而是全方位的链条在打通。过去说是用技术打通,但是现在我特别提出用文化打通。按理说今天应该讲一点技术问题,讲点开发者、功能、技术、讲点体验,但是今天我不想谈这个了,我觉得文化比这个更可怕。之前我们谈文化觉得很装,我们都是工程师,觉得做好体验就可以了。但是我觉得文化特别重要,我跟开发谈,今天我们做产品,究竟在 RPG 上保留了多大情景?其实没有。上万家公司做手游,基本上是工程师驱动的。今天中国的手游超过台湾,但是台湾还在拍仙剑火的不行,但是台湾说我们投降了,干不过大陆,光是工程师,中国地方院校一个西安、武汉就可以干整个台湾。你怎么干呢?这是完全不可阻挡的赢掉了。

  但是我们赚了很多钱,发现我们文化依然很荒,很浅。不仅是要莫言要解决这些问题,而是来自互联网的这些人,运营、产品、创意、CEO 要解决。你早期写本小说很悲摧,赚不到钱,但是现在网络小说赚钱了。很多人说中国从魏晋之后没有脊梁,但是不用担心,在今天移动这个时代,你叫文人还是叫文字工作者,还是用文字赚钱的人,这些人在今天是敢于表达自我的。因为讲自我,说不同就有粉丝,就有人挺他。《小时代》到今天我也没有看,我看了韩寒的,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小时代》票房很好,我也买了郭敬明的一些书。我就觉得郭敬明做粉丝非常厉害,虽然你无感,可能是因为你端着,你要趴下看一看。

  这个文化现象对我们今天从事产品、技术、产业的人会有非常大的心理颠覆,这是我谈的第二点。

  最后一个观点,是做极致还是做不同?

  苹果提出的观点不是极致,虽然我觉得苹果挺极致的。我觉得苹果榜单为什么不推荐国内很多非常赚钱的产品?苹果有个榜单,这将直接影响各位的收益,我终于一年之后想通了。我觉得不是你赚了很多钱,苹果还有另外的榜,那里面是不可以卸载的,很牛。可是苹果的推荐榜,一直推行很牛的风格。上海有一款手机是象素级的,他所有的角色都是动物来表达的,有人说这个大众会不接受,我说今天只有不同才有更大的机会。早期我们说做相同,快速迭代,从腾讯到无数的榜样都是这么干的。但是我可以告诉各位,很可能不同的人完全不同才产生了非常伟大的企业。说你怎么长成这个熊样,但是这个人有粉丝。所以我跟各位谈第三天,我看到今天的经济,如果功利性的看今天的榜单,我的总给叫粉丝经济加榜单经济。

  各位怎么上榜呢?我很牛,很帅,没用,是不同。不同还能有一些人热爱他的东西,就可以快速两三万人把你冲到销售排行榜上。当你不同,当你有创新,当你的创新满足了少数人的时候,你的事就开始变大了。原来我在金山也管过几年营销,金山词霸我们降到了 28 块钱,大家可以感谢我,28 块钱是我干的,红色正版风暴。我发现在西单图书大厦排起长队之后,今天叫粉丝,那时候叫狂热分子,在那排队买我们两三千套,但是那天我们卖了三万套。那天有人一看在排队,觉得火,那我也排。

  苹果就是这样,当有人把你推到这个榜单的时候,有人就觉得这是什么东西?很牛啊,我也下一个。所以今天就是榜单经济加粉丝经济,刷榜的模式现在已经结束了,很多产品上来就有粉丝,这也是一定程度上说明 IT 热的原因。但是你气质不同的时候是有可能的,这个角度我觉得即使罗永浩做那个机器还是有机会的,因为他有他自己的粉丝,先别说乱来,哥们儿老降价这就不太好了。但是说心里话想清这个问题,做出第一批体验,就是少数挺你加大众跟风。不要说这个东西有多火,而最重要的是这个东西有多少人喜欢。

  早期我推过一本书,在腾讯腾云上推过,腾讯内刊也推荐了,腾讯员工跟我说你推荐的那篇文章登在了腾讯公共厕所里,那篇文章是 KK 写的叫“一千个铁杆粉丝”,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建议大家去看一下,第一个推荐者王峰,谢谢!

上一篇: 除了库克 科技界还有哪些同性恋大佬? 下一篇: 没有下一篇了!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