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职业冷热变迁:从金饭碗到没饭碗_最新动态_新闻资讯_程序员俱乐部

中国优秀的程序员网站程序员频道CXYCLUB技术地图
热搜:
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 程序员俱乐部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 30年职业冷热变迁:从金饭碗到没饭碗

30年职业冷热变迁:从金饭碗到没饭碗

 2014/3/31 10:10:20    程序员俱乐部  我要评论(0)
  • 摘要:1980年代,国企;1990年代,外企;2000年代,互联网;2010年代,创业,“职业温度”不停变换,如何端上一只“金饭碗”是件难事。西门子移动裁员、转售;摩托罗拉被谷歌收购,裁员,研发部门退出中国;诺基亚裁员,被微软收购;HP全球裁员……十年前,如果你在上述任何一家企业工作,你的同学、朋友和亲属都会投来羡慕的眼光。你有足够的假期,出差住四五星级酒店,偶尔还可以出国培训,这就是所谓的“金领生活&rdquo
  • 标签:职业

  1980 年代,国企;1990 年代,外企;2000 年代,互联网;2010 年代,创业,“职业温度”不停变换,如何端上一只“金饭碗”是件难事。

  西门子移动裁员、转售;摩托罗拉被谷歌收购,裁员,研发部门退出中国;诺基亚裁员,被微软收购;HP 全球裁员……

  十年前,如果你在上述任何一家企业工作,你的同学、朋友和亲属都会投来羡慕的眼光。你有足够的假期,出差住四五星级酒店,偶尔还可以出国培训,这就是所谓的“金领生活”。

  然而这两年大家又一窝蜂地去报考公务员,很多家长对此的说法是工作稳定,可以养老。但是我们的家长太健忘了,往前看 20 年,一个国企员工不会想到十年后他会下岗;而往前看 50 年,没有哪一个热门职业是常青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年代,一切眼前的繁华最好先以 5 年期计算。

  1980 年代:国企技术人员,那时候最吃香

  李丽/60 后/国企工程师

  上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虽然个体户已经成了万元户,但是并不令人羡慕。那时人们追求的是稳定和体面。最热门的职业有新闻媒体、高校教师、国企工程师等。

  53 岁的李丽(化名)做了 30 多年的工程师,再有两年就要到退休的年纪了。

  80 年代初,机械行业盛行,那时候流行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也正是在那样的大背景下,李丽在高考时选择了机械行业。

  “毕业后,班上所有人都去了各种大型国企,南汽、南化、汽轮电机厂、华电……最次的也是建筑公司。”她对现代快报记者说。

  整个 80 年代,工厂都是令人羡慕的地方,“真不是夸张,那时候能进入一家大型国企,简直是梦寐以求,比现在考上公务员都要兴奋。”

  和所有职业一样,李丽刚毕业时只是个“技术员”,但因为是大学生,所以是“干部”编制,之后就一级级考,最终顺理成章成为了“高级工程师”。

  不过,好景并不算太长,90 年代中期,计划经济开始转型为市场经济,各种商业行为逐渐增多,“最早进入市场经济并且发财的,就是当初找不到工作的那批人。”

  到了 90 年代末,越来越多的工厂由于产品落后、设计落后等原因退出舞台,很多国有企业开始关停并转。工厂的衰败,自然影响到了工程师的“地位”,慢慢的,工程师也不再是 80 年代的那个“香饽饽”了。

  虽然李丽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工程师当年的那股子“傲劲”,早已没有了,她甚至还鼓励自己的孩子试着去做做生意,那是当初她曾“看不上”的行当。

  1990 年代:能去外企工作,倍有面子

  赵安/70 后/私企老板

  到了 90 年代,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薪酬和工作前景成了人们求职时的首选。最热门的职业也由此变成了外企、机关、金融(银行、证券、保险)、海关、税务等行业。

  在 40 多岁的赵安(化名)看来,外企的光环正在被日益崛起的民营企业以及竞争力越来越强的央企所遮盖。赵安的第一个东家是欧洲企业,之后又陆续待过一家世界 500 强企业,以及美国一家名声赫赫的大型跨国企业,最后成为了高管之一。前年,决定单飞,他自己成了老板。

  “90 年代,外企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他们带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办法,一下让很多年轻人折服,”赵安说,“同学聚会时,很有面子。”

  对那时的赵安来说,外企实在太新奇。“看到外国人十分兴奋,学这么久的英语,从来没和外国人说过话,看到他们对我说‘hello’,特别激动。”而最早一批进入中国的外企,以其母公司的强大实力,以及成熟的公司文化,也让这些刚进门的年轻人,一下看到了一种清新、积极向上、与人为善的价值观。“从个人行为看,在外企工作的人,言谈举止都和很多普通企业的人不一样。”

  然而,随着年龄逐渐增长,最初的高额薪水、优厚福利,已不是这些已走上管理层的中年人最看重的东西了。“竞争越来越强、压力越来越大,和年轻的海归学生一起竞争,连英语都比不过对方。”

  此外,过去待遇较差的民营企业,如今发展越来越好,有能力提供高待遇;而那些“国字头”“中字头”的行业老大,不仅保持着令人羡慕的好福利,而且最关键的是,“管老”。赵安说,在外企,即使是管理层,他的绩效考核指标完不成,第一年可能还能解释一下,第二年就肯定辞退,没有任何商量余地。“这些管理人员不缺钱,只是不知道如果失业了,在家干吗,”他有些无奈地笑笑,“人年龄一大,就会往老的地方考虑,有危机感。”

  “为了保障,很多外企高管跳槽到国企,”赵安坦言,“过去人们仰视外企,如今好的外企依旧受到欢迎,可人们更多的是平视他们。”

  国企倒闭潮下,公务员炙手可热

  孔齐/60 后/公务员

  “考公务员的人少了,这很正常。”孔齐(化名)算是国内第一批走进公务员队伍的人,而在他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国内甚至还没有“公务员”这个概念。“当年最火的,肯定是国企和军工企业。而我们的职业,哪怕在介绍对象时,也没有任何优势。”他半开玩笑地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直到上世纪 80 年代末,他才第一次听说了这个概念。“是我一个同事聊起来的,说可能没几年,我们就算作‘公务员’了。”这个名词,让当时那批年轻人着实不屑,“公务,员?”他记得,自己听说后还抱怨了一番,“从名字上,就感觉低人一等似的。”然而没几年,随着一些经营不善的国企倒台,薪酬稳定、福利保障好的公务员,开始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在孔齐印象中,上世纪 90 年代末,是公务员最“趾高气昂”的时候,特别是在一些权力部门,不仅有隐形福利,而且“好办事”。但是近几年,随着公务员的工资公开透明化、各级领导的要求不断提升,特别是社会监督的急速增多,公务员也时刻处于高压之中。他们原本引以为豪的不错的薪金和福利,也因为工资涨幅远跟不上物价涨幅,而失去了优势。今年,2014 年江苏公务员考试出现了招考人数和报考人数双降的情况。

  “当然,公务员热一时半会还不会停,”孔齐说,“但未来人们投奔公务员时,应该会往更理性和客观。”

  2000 年代:律师的光环逐渐褪去

  刘林//80 后//律师

  到了 21 世纪,整个世界都在转型,网络开始统治世界。最热门的有网络公司、律师、IT 行业、通讯行业等等。

  说起当年为什么选择法律这个专业,刘林(化名)笑了,“受港剧影响,真的。”2002 年之前,只需要大专文凭,就可以通过自学考到律师资格证从事律师,“所以这个行业有很多人之前都是干其他行当的,比如厨师,还有修钟表的。”

  2002 年之后,国家对律师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本科以上才能报考,另外用司法考试代替了原来的律师资格证,难度大大提高了,外行很难考上。”

  除了像刘林这样因为 TVB 爱上律师的,他发现大多数同学主要还是看上了律师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我师父 90 年代初期在国办所工作,那个年代大多数人的收入在 1000 元左右,但那时我师父一个月的工资加提成就有 5000 多,是别人 5 倍。”刘林说,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律师的收入绝对算中上等,甚至上等。

  中国向法治社会迈进,涉及到的法律事务也越来越多,刘林的业务处于上升和拓展期,收入也是水涨船高,但律师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也下降了。“过去律师少,大家也很少会打官司,请个律师觉得很新鲜,但现在大家和律师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律师自然走下了‘神坛’,头上的那圈‘神秘感’也就随之消逝。”此外,随着法律系招生越来越多,真正能进入法院、律师事务所等相关行业工作的毕业生比例随之下降,法律系学生就业成为近年来的一个难题;加上律师的压力大、工作量大等因素,不少人如今对这个行业,也只能望而却步。

  2010 年代:互联网金融成新贵一族

  熊伟/80 后/杭州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创始人之一

  本世纪 10 年代,商业社会带来巨大风险,人们选择稳健的同时,跟随榜样开始创业,最热门的有互联网金融等一个个单独或合伙的小型公司。

  熊伟(化名)算是较早进入互联网金融浪潮的那批人之一,而他也赶上了好时候。“我们公司是去年 4 月在杭州成立的,第一个产品 7 月上线。”作为手机软件“盈盈理财”的联合创始人之一,熊伟解释,他们做的事很简单,对市面上存在的 200 多款理财产品进行梳理,帮助那些理财观念不强、不会选择顾客,精选出最实惠、安全的五六款,推荐给他们。

  在此之前,这个行业并不被人所看好。到 2012 年,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已经诞生了六七年之久,但全国的年平均交易量,只有一个多亿。就连熊伟也坦言,当初刚接触这行时,他曾一度怀疑,“哪有这么好的事,在网上做理财,比存款的利息都高,不会是骗子吧。”

  如今,互联网金融火了,很多敏感度高的人,比如银行和互联网从业者,也开始了观望,他们希望第一波进入这个行业,等过了三四年,就能成为“元老”。而熊伟的公司,也从去年刚成立时的 5 人,迅速增加到了现在的 35 人。即便如此,还是有人不断地向熊伟打听,“伺机而动”。

  熊伟说,类似他们这样的专业公司,在招人时都有着很高的门槛,要么看中求职者对产品设计、用户体验的理解,要么看中其金融从业经验,以及对产品风险控制的能力。

  然而,一些过去做传统民间借贷的人,此时也做起了网站,自称互联网金融。“这行还有一个自我规范的过程。”他预计,两三年后,这个行业会自我更新,更加规范。

  那些长盛不衰的“金饭碗”:“学霸”们考银行,成功率只有2%

  张立/80 后/某国有银行人事部员工

  如果说所有职业中有几个能被称为“常胜将军”,那么能源、通讯、国企、银行、海关、税务等等,一定在这一队伍中。

  张立(化名)所在的这家国有银行,成立时间没有几年,作为入职的第一批员工,张立如今已经成了“元老”。

  “能进来的,学历都不低,”张立想了想,“进省行的,基本是研究生;进各市分行的,以本科生为主。不过不论什么学历,学校起码是 211,或者是重点财经类大学。”

  这几年,随着知名度越来越大,这一学历“门槛”,基本只能作为甄选的最基本考察标准。“现在我们这儿,北大、清华、世界著名大学的留学生,找什么样的都有。”

  张立说,每年,他所在的银行都会在全省招聘新员工。而想进来,可谓百里挑一。每年 11 月,他们就会开始校园招聘,同时在求职网站上发布招聘信息。很快,上万份的简历就会迅速飞来。而 HR 们要做的,就是进行一个漫长的筛选过程。首先,他们要通过求职者的学历、学校、专业这三项,进行第一轮“排除”;然后留下两三千人,参加笔试;再剩下一千多人,参加第一轮面试;通过的 500 多人参加第二轮面试,最后大约只有两三百人能够留下,成功率只有2%。

  “每年我都要监考,因为巡考的人员不够,还会请求职网站的工作人员一起帮忙,”张立笑笑,似乎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事前必须先去租大学的教室,就是最大的那种阶梯教室,要租十几到二十个。”

  银行火了多久,张立也说不上准数。“从刚有银行,就开始了吧。”他说,早在一二十年前,国内的银行还没有这么多,而且相对集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这四大行,地位很高。“那时银行也算是垄断行业了,很少对外招人,大家都挤破头想往里冲,没有‘特殊渠道’,基本进不了。”招商银行发展起来后,股份制的银行这才陆陆续续地慢慢多了起来。不过,这依旧没有改变银行职位抢手的状况,“不少拥有很好的学历、社团经历、实习经历的人,非常希望进来,有时候我们甚至也纳闷,他们为什么下定决心要来这儿。”而回答基本和张立料想的查不多。“薪酬水平高一点,体面,说起来在金融行业,找对象也好找……”

  然而,“多苦多累,进来才知道。”一般新员工都是从一线开始做起,要么在柜台做柜员,要么做客户经理天天出去跑业务。“拉存款、拉理财产品、办信用卡都有任务指标,员工们几乎得发动身边所有认识的人,压力很大,”他坦言,“大多数人只看到光鲜的一面,但其中艰难,一般人想象不到。”

  业界分析:今天的冷饭碗,可能是明天的热饭碗

  国内大型求职网站“前程无忧”的华东区市场经理陈伟,已经在求职网站工作了十几年。在他看来,上世纪 80 年代,是卖方市场时代,也是资源型时代,掌握了资源和政策,就掌握了成功的“法门”。“那时候,工厂管营销的人,很厉害。”

  到了 90 年代,是功能时代,只要有技术壁垒,就能把对手挡住,因此研发人员的重要性被凸显出来。而公务员因为享受着国家待遇,以及体制里资源保护,同样也是一份稳定的“金饭碗”。

  而如今是体验时代。不同于过去“一个人能够拯救一个公司”的情况,如今拼产品、设计、领先的科技,以及创新的营销水平。因此,那些兼具原创能力、产品打造能力,以及传播渠道的企业,便最为热门。

  “说得简单点,职业是和经济一起走的,经济热点在哪里,行业热点也就在哪。”比如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前,只要和互联网沾边的人才都很火,一时间各高校计算机系的分数线也急速提升;2007 年左右,苹果手机第一代出世,以及之后 iPad 出现,通讯和手机人才便很抢手,计算机便冷了下来;2008 年前后金融危机,金融人才找不到工作,但去年从余额宝开始,互联网金融又变得非常火;随着如今用户体验需求的增高,例如视觉设计师、游戏体验师、心理咨询师等等以前的“冷门”行业,如今也散发出生机。

  尽管如今从大的方面考虑,他还是认为,最受欢迎的行业,其实没变。“依旧是那些占有资源、职务体面、收入高、工作环境和谐的单位,比如银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老牌外资公司等等。”然而,和急于挣钱的上一代人相比,如今年轻人在选择行业时,出现了不同的情况。一部分人急于证明自己,拼尽全力在北上广留下来;还有一部分,则更看重自己工作得舒不舒服,工资多少只是判断的维度,不愿意委屈求全。

30 年职业冷热变迁:从金饭碗到没饭碗

30 年职业冷热变迁:从金饭碗到没饭碗

30 年职业冷热变迁:从金饭碗到没饭碗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匿名